“思諾思太貴了,但是真的爽,每次吃完畫出來的都是藝術品。”
“O了48T小美,眼前一片白光,爽翻了。”
“家人們,O完吐血了,這正常嗎?”
這些對話都來自境外聊天軟件中的一個“OD”經驗交流群,在他們的圈子中自有一套黑話:藥物濫用叫“OD”(Overdose的縮寫),T代表藥物片數(shù),思諾思是國家管制的二類精神藥品酒石酸唑吡坦片,右美沙芬叫“小美”,曲馬多叫“多多”……群員們在群中日夜不停地交流著“心得”和“經驗”。
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重要發(fā)展階段,美好的未來正在等著他們用雙手創(chuàng)造,學業(yè)、就業(yè)、家庭等多重壓力卻也加之于身。理想與現(xiàn)實的差距下,部分青少年選擇濫用藥物來尋求精神解壓和生理快感。隨著國家對麻精藥品管制力度的不斷加大,今年7月1日,右美沙芬等新一批易濫用藥品將被列入國家第二類精神藥品目錄。
據(jù)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(qū)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楊敏介紹,藥物濫用與青少年所處的社會環(huán)境及個人身心狀況等多方面因素相關,事后的司法懲治無法“治本”,只有通過有效的管控和家庭、社會的關愛,才能為青少年搭建隔絕毒品最好的藩籬。
神秘“OD圈”
讓人沒想到的是,創(chuàng)建并管理著200余名群員的群主張強(化名)是一名年僅19歲的在校學生。
患有抑郁癥的張強因上學時人際關系不佳,生活長期壓抑,后來通過朋友介紹,他第一次接觸了“OD圈”。
在翻墻瀏覽外網社交平臺的過程中,張強逐漸深入了解“OD圈”,并開始嘗試購買右美沙芬、鹽酸美金剛等藥物服用,試圖從中取得致幻的感覺。
現(xiàn)實是,藥物引起的幻覺給他帶來一時的興奮,卻也帶來難以戒除的心癮。
心癮讓張強不嗑藥就難受,手里沒藥就心慌,于是,他服用的藥量也逐漸加大。
正常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時,用量一次一兩片的右美沙芬,張強最多時一次吃36片,這導致他出現(xiàn)面部癱瘓、視物變形、無法行走等癥狀,他還因此多次被送去醫(yī)院緊急洗胃。
巨大的嗑藥量,侵蝕著張強的身體,也給他帶來不小的經濟壓力。
為了有更多錢用于繼續(xù)嗑藥,張強開始在外網社交平臺上發(fā)布廣告、建立“OD”交流群吸引客戶,從而倒賣各類藥品賺取差價。
“你在不在宿舍?有件事情需要找你。”有一天,張強收到了學校輔導員發(fā)來的微信。看見跟輔導員一起來到宿舍的警察,他知道自己的事終究還是敗露了。
犯罪源于跑腿訂單
“我要報警,我好像買到了違禁藥品。”2023年4月13日,無錫市公安局梁溪分局收到群眾舉報,稱其在外網社交平臺上看到有人發(fā)布廣告表示“讓人飄到半空的神藥有售”。
因獵奇,他與賣家溝通后購買了“神藥”。收到快遞后,他發(fā)現(xiàn)該藥品為思諾思。
在查閱資料確定思諾思為國家管制的麻精藥品,非法販賣可能涉毒后,該群眾最終選擇報警。
公安機關對其上交的快遞進行取樣鑒定后,確認該快遞中的藥品片劑均檢出唑吡坦成分,隨即進行立案偵查。
經調查資金流向、快遞寄收等信息,以及嫌疑人到案后的供述指認,一條隱秘的販毒鏈條隨之浮出水面。
2023年4月18日,販賣該藥品的林剛(化名)于江西被抓獲到案。隨后,其上下線孟凱(化名)、張強等人也陸續(xù)在杭州、廈門等地被警方抓獲。
2023年8月25日,該案以販賣、運輸毒品罪被移送至梁溪區(qū)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。
檢察官梳理案件線索后發(fā)現(xiàn),本案中孟凱單獨或伙同他人謊稱失眠,前往多家醫(yī)院開思諾思,并通過自行送貨、快遞郵寄的方式,向多人販賣思諾思。
林剛、張強等人則采取貨不經手,直接由上家孟凱負責快遞郵寄給下家的方式,層層加價轉賣以進行牟利。
“我是從一個跑腿訂單開始接觸到這些事的。”面對檢察官的訊問,孟凱悔不當初。
剛畢業(yè)不久的孟凱本是外賣小哥。一次,他接到一個跑腿訂單,下訂單的顧客提供診斷證明,讓他去醫(yī)院幫忙配幾盒思諾思。這一單讓他獲取小費100元。
過了不久,孟凱又接到該客戶的跑腿訂單,這一次對方表示診斷證明丟失了,希望孟凱直接謊稱失眠,從醫(yī)生處獲取診斷證明后開藥。孟凱照辦后再次獲得小費100元。
這兩次經歷讓孟凱察覺到其中蹊蹺,他上網搜索后才知道思諾思為國家嚴格管制的精神藥品,只有經過醫(yī)生診斷,并開具處方之后,才能在醫(yī)院購買,而且該藥品配藥的時間和劑量都有嚴格規(guī)定,以防止藥物濫用成癮。
盡管知道這是具有成癮性的管制藥品,其中的高額利潤還是讓孟凱鋌而走險。
3個月時間里,他和同伴分別前往11家醫(yī)院,開思諾思80余次,共計1200余片,并通過社交平臺尋找意向客戶,先后15次向多人販賣共計1000余片。
“我知道這是違法行為,但抱著僥幸心理,總覺得這就是個藥,又不是真的毒品,沒有意識到會這么嚴重。”孟凱告訴檢察官。
同樣抱有僥幸心理的還有張強、林剛,他們對濫用藥品的危害和販賣管制藥品的性質都一清二楚,在與客戶溝通時多次提到“賣精二風險大、容易死”等內容。但外網交易的隱蔽性,讓他們以為自己能逍遙法外。
青少年濫用藥物亟須源頭管控
“心癮遠比體癮更難控制,如果能重來,我一定不會再碰‘OD’。”張強在法庭上痛哭失聲。
今年1月4日,經梁溪區(qū)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,法院以販賣、運輸毒品罪判處被告人孟凱有期徒刑3年9個月,并處罰金5000元;判處被告人張強有期徒刑3年,并處罰金3000元。其余涉案人員已另案起訴,相關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。
案子辦理得很順利,辦案檢察官楊敏卻始終心緒難平。
據(jù)楊敏介紹,購藥的人多為青少年,他們中有的患有抑郁、焦慮等癥狀,在醫(yī)院就診后開始服用麻精藥品,但因未按醫(yī)囑服用而產生成癮癥狀;也有的通過網絡等渠道接觸到“OD”,因一時壓力而選擇借助藥物濫用產生的幻覺逃避現(xiàn)實;還有的純粹出于獵奇心理,為了追求刺激、興奮的快感而進行“OD”。
“有人O了100T小美之后再沒出現(xiàn)了,不知道還活著不。”“OD和吸毒果然只有一線之隔啊。”他們的聊天記錄令人觸目驚心。
近年來,一些國家管制的麻精藥品常以“安眠藥”“止咳藥水”等名義對外銷售,迷惑性強,而獵奇心理更重的青少年群體往往容易中招,濫用風險增大。美金剛等尚未列管的處方藥同樣有被青少年濫用的跡象。
為實現(xiàn)禁毒工作“抓前端、治未病”,梁溪區(qū)人民檢察院深入調研了當前麻精藥品的處方權限、管理情況及青少年群體的用藥現(xiàn)狀,針對處方醫(yī)生開展禁毒宣傳,引導醫(yī)生關注青少年患者用藥情況、提供安全用藥指導,從專業(yè)角度指導青少年遵照醫(yī)囑合理用藥,闡明濫用藥品的嚴重危害,實現(xiàn)對管制類麻精藥品的源頭管控。
6月5日,在追蹤回訪中,該案中的購藥人員周華(化名)向檢察官表示:“父母現(xiàn)在對我管得很嚴,醫(yī)院給開的藥一直由他們保管,每天只給我吃1粒。目前我的精神狀態(tài)也比以前好很多了,我會慢慢把這個藥戒掉的。謝謝你們給我重來的機會。”
華雪松 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 李超 來源:中國青年報
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zhspmw.cn/showinfo-124-326826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